
DeepSeek 屬於哪家公司:源自幻方科技的開創性 AI 企業
@深入探討 DeepSeek 如何在幻方科技旗下以突破性創新徹底改變 AI 領域
DeepSeek 屬於哪家公司:源自幻方科技的開創性 AI 企業
2025 年初,當 DeepSeek-V3 以其前所未有的訓練效率震撼全球 AI 界時,這家年輕的 AI 公司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作為幻方科技的子公司,DeepSeek 在短短十八個月內從一家默默無聞的新創公司轉變為全球技術領導者。
幻方科技:從量化交易到 AI 創新
在杭州匯金國際大廈,俯瞰歷史悠久的京杭大運河,一位 80 後創始人梁文峰帶領的團隊正在策劃一場技術革命。這裡是 DeepSeek 的誕生地,源自量化交易巨頭幻方科技。
幻方科技成立於 2016 年,是中國領先的量化對沖基金。憑藉其在 AI 和量化交易領域的深厚專業知識,該公司早在 2022 年就開始佈局進入大型語言模型領域。在嚴重的晶片短缺期間,幻方科技前瞻性地獲得了 10,000 張 A100 GPU,為 DeepSeek 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獨特的技術路線:專注原始創新
與其他中國 AI 公司不同,DeepSeek 選擇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創始人梁文峰堅信,中國 AI 企業不應永遠是追隨者,而應為全球技術創新浪潮做出貢獻。
這一信念體現在公司的每一個重大決策中。在中國七家領先的 AI 模型新創公司中,DeepSeek 是唯一一家專注於研究和技術而不追求消費者應用的公司。它也是唯一一家沒有優先考慮商業化,而是堅定承諾開源並避免外部融資的公司。
突破性技術創新
DeepSeek 的技術創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架構創新和訓練方法突破。
在架構方面,該公司開創性的 MLA(多頭潛在注意力)機制將記憶體使用量降低至傳統 MHA 架構的 5-13%。這項創新源自一位年輕研究員的洞察,並通過團隊數月的努力得以實現。此外,DeepSeekMoE 架構大幅降低了計算需求。
在訓練方法上,DeepSeek 開創了 FP8 混合精度訓練並優化了數據處理策略。這些創新使 DeepSeek-V3 僅用 2,048 張 GPU 在不到兩個月內完成訓練,總成本為 550 萬美元——約為 GPT-4o 訓練成本的二十分之一。
年輕的創新團隊
DeepSeek 擁有一支獨特的研究團隊。核心技術職位主要由應屆畢業生和具有 1-2 年經驗的人員擔任,而團隊負責人通常擁有 4-6 年經驗。這些來自清華、北大等頂尖高校的年輕人才在公司的扁平化管理結構和創新氛圍中茁壯成長。
在 DeepSeek,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訓練集群資源而無需審批。當研究員有了一個想法,他們可以立即與感興趣的同事組建團隊。這種靈活的創新機制使眾多突破性想法得以實現。
開源技術理念
作為幻方科技孵化的創新企業,DeepSeek 繼承了母公司的務實創新基因,同時發展出自己的特色。該公司堅持開源方式,認為封閉系統形成的護城河在顛覆性技術面前只是暫時的。
DeepSeek 將價值嵌入團隊中,通過開源促進整個 AI 生態系統的發展。梁文峰認為「開源更多是一種文化行為而非商業行為。給予是一種額外的榮譽。」
全球技術抱負
在主要由矽谷推動的 AI 浪潮中,DeepSeek 提供了一個罕見的反向案例。其 MLA 架構創新被 SemiAnalysis 首席分析師讚譽為「可能是今年最好的論文」,而前 OpenAI 員工則稱讚其訓練設置「驚人地明智」。
作為幻方科技的關鍵 AI 計劃,DeepSeek 正在證明中國科技公司完全有能力在全球創新前沿做出貢獻。從簡單的技術追隨者到積極的創新貢獻者,這家年輕的公司正在書寫中國 AI 產業的新篇章。
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DeepSeek 旨在成為全球領先的基礎模型提供商。該公司希望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使更多企業能夠在 DeepSeek 的基礎上構建 B2B 和 B2C 業務。
從幻方科技的量化交易根基到當前的 AI 前沿擴張,DeepSeek 體現了中國科技公司從 1 到 N,然後從 0 到 1 的演進。這個故事仍在繼續,幻方科技與 DeepSeek 的結合無疑將在 AI 時代書寫非凡的篇章。
更多文章

Deepseek V3 on Ollama:在本地運行先進AI
使用Ollama在本地運行Deepseek V3的完整指南,這是一個擁有671B參數的強大MoE模型

使用 ChatBox 運行本地 DeepSeek 模型:Ollama 部署指南
詳細指南:使用 Ollama 本地部署 Deepseek R1 和 V3 模型,並通過 ChatBox 進行互動

NVIDIA 資深研究經理 Jim Fan 盛讚 Deepseek R1:真正體現開源 AI 使命
NVIDIA 資深研究經理 Jim Fan 在社群媒體上稱讚 Deepseek R1 的開源貢獻與技術創新,強調其在維護開放性與推進前沿研究方面的重要意義